close

        今天一進教室感覺老師有點奇怪,都不說話,課程開始後也是一樣,心想是否老師身體不舒服? 開始有同學搞笑說幾句笑話,試圖暖場,老師仍保持靜默看著大家,此時的我猜測老師是否要我們靜心觀察大家,後來又猜是否要我們靜心,於是感覺今天特別累的我想到幾天前看到文章,提及打坐-打開五心(腳心、手心與頭頂百會穴)對身體有許多好處,因而打坐了起來,後來老師終於問:「你們大家剛才有什麼感覺?」有人說:「緊張、擔心、恐懼…」試著體會面對靜默環境下帶給大家的感覺,或許這也是未來我們將陪伴的孩子的心情…


        接著三人一組輪流分享自我探索課程、生活美學對自己或家人的影響與感受、如何運用在未來輔導對象身上,我感覺至少對自己及家庭有很大的無形力量,將一些有意義的新觀念帶入家庭、朋友,尤其是對孩子教育、陪伴上有很大的幫助,盡量找出孩子有興趣的亮點陪伴孩子, 對自我有更深入的探索… 


       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人輪流當發問者、被問者與紀錄者,限時三分鐘,發問者只要一直問說:「你是誰?」被問者直覺回說:「我是…」很刺激的遊戲。最後分析自已的答案是角色、特質還是嗜好多?發現我身邊的人大多是角色佔的比例較高,這代表什麼意思呢?是否自己大多都忽視自己的特質與嗜好呢?怎麼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此多,聽來好累人哦…這遊戲有趣的讓人更了解自我,值得推薦!


        剛與鈴玩這遊戲,她的答案有「我是XX鈴」、「我是一年X班的小孩」、「我是最可愛的小孩」、「最漂亮的小孩」、「有很多好朋友的小孩」、「最乖的小孩」、「最愛吃糖的小孩」、「最快樂的小孩」、「最喜歡動物的小孩」、「最喜歡撿蟬殼的小孩」、「最會打蚊子的小孩」、「最喜歡看書的小孩」、「最耀眼的小孩」、「最喜歡做美勞、畫畫的小孩」、「最受歡迎的小孩」怎麼讓我覺得有些落差,感覺她是否對自己太有自信了,還是我對她的標準太高了些呢?! 不過她正在一旁拿著電蚊拍打蚊子倒是真的啦!


        然後每人發一張圖畫紙,分四格畫出自己開心、生氣、難過、恐懼的圖畫,分貼四面牆一同感受大家的創作,吸收、感受每種情緒所帶給自己的力量…欣賞每種情緒的色彩…


        想想生活美學要如何繼續落實在生活中,這學期利用帶孩子剪紙呈現生活的美。觀看過「台灣剩食之旅」影片後,發覺我們家飲食不浪費的部份觀念,待努力,繼續保持著對孩子食農教育方向努力,當然還是利用引導循序漸進的方式帶孩子努力實踐…加油!


        課後讀書會,討論的主題是蔣勳「孤獨六講」中的「思維孤獨」。什麼是思維?經大腦去思考很多事物、去推論、推理,最後下判斷就是思維=思辦,但須有溝通、耐心,不急著下結論、找答案。莊子曾提「無用之用方為大用」的故事,從不同角度看同一棵樹,有人認為就是因為長的歪斜而無法做成有用的家具而視此樹為無用,但對大樹而言,就是因為他長的歪斜而得以保留天年,免去砍死之命運。提醒我們多多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情,讓自己思維更細膩,我想這也是我必須多加強的部份!


        成見包括既有的知識,是思維的阻礙,因知識本身是己經形成的觀念,已預設立場,已有結論,思維也停止了!因此放下成見才能思辦,莊子比儒家愛玩,愛玩的人通常思辦力較強,西方教育多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(思辦),這過程中最快樂的時刻不是最後解開後的時刻,而是在思辦如何解開的過程,我也希望孩子能在玩中學習,把所有學習的過程都當作遊戲般,帶著快樂愉悅的心情,這學習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!所以我常對女兒說:「我們來玩…吧!」即使她原本不想或不願意做的活動,也立即變得有動力了!


        思維孤獨是「最大的孤獨」,心靈最寂寞、最孤獨,他須忍受所發出的語言可能不被人接受、別人聽不懂,甚至受人立即指責,因此是否能堅持自已的思維是很大的考驗,與家人對孩子教養觀念的歧異是否也是一種思維孤獨?!


        思維開始於「無」,心靈的空才能不怕孤獨、享受孤獨,若人生一直處於忙碌的情況下,總是忙著工作、忙著接小孩,總是來匆匆去匆匆,將生活填太滿…沒有留些孤獨時光給自己思考,便失去思辦時光,無法享受思維孤獨的樂趣~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飛飛 的頭像
    飛飛

    海闊天空-一道彩虹

    飛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